深圳经济网
当前位置:深圳经济网 > 热点时评 > 正文

小平画像见证深圳发展奇迹

更新时间:2018-5-24 10:35:07     来源: 南方日报
 
原标题:小平画像见证深圳发展奇迹

  到画像前留影成为很多中外游客的必选项目。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在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北、荔枝公园东南口,一副巨型室外宣传画——邓小平画像早已成为这里的地标。

  “全世界恐怕没有第二幅街头宣传画会受到如此关注。”曾参与创作的观澜本土画家陈炳林说,“小平画像早已不仅仅是一幅宣传画,画像的存在已经远远超越了本身所承载的内容,画像上变化的是特区不断增加的建筑群,不变的是小平同志坚定的目光。

  距离1978年改革开放,已经过了40个年头,深圳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渔村”变成经济高速发展的“大都市”,本文将讲述这幅画像背后的故事。

  本土艺术家创作首版画像曾经历台风不倒

  时间回到1992年6月28日清晨,深圳市主干道深南路与红岭路交叉路口像往日一样繁忙。与前一天不同的是,之前画着女工的宣传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巨型邓小平画像。

  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细细观赏,议论纷纷。在这一幅面积达300平方米的画像上,邓小平身着浅啡色夹克衫,神采奕奕,右手伸向前方。眼前是国贸大厦等高楼群,身后是云蒸霞蔚的朝晖。画面右上角选用了邓小平在深圳讲话中的一句:“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这一版邓小平画像《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设计者是深圳美术广告公司设计师汪继斌。“当时做这件事,还真是需要一点胆量的。”回忆起20多年前的那件事,汪继斌这样说。

  宣传画以镀锌铁皮为底板,30米长,10米高,面积达300平方米。汪继斌回忆,当时深圳市委宣传部要在深圳市内竖立一幅宣传改革开放的大型宣传画,由其接手此任务,“当时深圳还没有喷绘技术,更谈不上电脑合成技术,只有通过油漆绘制才能完成”。这幅画像由此也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手绘巨幅油画。

  “宣传画中邓小平的原型是他在深圳仙湖植物园的一张照片,画像设计花费了三四个月,十几天时间用油漆手绘到荔枝公园宣传板上。”负责画像美工的陈炳林曾表示,“因为是油画,由于油漆易脱落,所以画像每半年就要修复一次。”

  创作过程并不容易,由于画像尺幅过大,陈炳林不得不将画作分成众多小块。他带领几个年轻美工用油漆刷当做画笔,在深圳大剧院的车库里完成小块的绘制之后,再运到现场组装,之后爬架绘画,进行调整,这样的户外手绘持续了半个多月。

  此外,这幅画像曾经历台风洗礼依然不倒。“打台风时旁边那些大树都倒了,但是我们这张画就没有倒。其实我们打台风那晚把那个牌中间的部分取下来,堆在地下,用石头给它压住,到快天亮的时候,再重新安上去”。陈炳林说。

  从手绘油画到电脑喷绘深圳不断续写“春天的故事”

  “当时国内对改革开放的质疑越来越少,所以在对小平画像第二版进行设计的时候,背景不再是满天朝霞,而是云开雾散、万里晴天,象征着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改革前景。”汪继斌回忆。

  1994年5月,深圳市委宣传部再次委托深圳美术广告公司,对画面构图重新设计,由汪继斌设计,陈炳林执笔。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第二版画像上的文字改成了这一句,也是它最明显的改变。虽然后来画像又经历两次更新,但这句话一直沿用至今。

  在新的画像中,邓小平的正面像改为侧身像,他身着灰色中山装,凝视前方,并以长城和青山绿水为背景,辅以深圳的海边景色。

  然而,第二版画像只悬挂了2年左右。“当时人工绘制的邓小平画像不尽完美,所以在1996年国庆前,深圳市委宣传部以竞标方式征集其他设计样式。”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韩望喜说。

  深圳美术广告公司接到了邓小平宣传画第三次改进的竞标通知书。经历了广泛征稿和筛选,最终,深圳美术广告公司陈劲峰提出的电脑合成设计稿中标。而画面的电脑合成及喷绘则交由深圳市新锐进美术广告公司负责。

  新画像于1996年国庆前夕喷绘完毕。画面中,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邓小平侧身朝南,目光和蔼,望着深圳现代化的建筑群,身旁簇拥着青草绿树和簕杜鹃。画像周围安装了18盏射灯,画像前辟出2000多平方米的小广场——就是今天的邓小平广场。

  “这张宣传画的创作当时经过了广泛的讨论,最终采用了摄影师杨绍明拍摄的小平照片为头像,与深圳本土摄影师所拍摄的深圳风景进行合成制作”。原深圳美术广告公司副总经理何祯祥介绍。

  1996年的创作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喷绘技术,这幅宣传画也成为国内首个采用电脑喷绘技术独立制作完成的广告宣传画。

  已成深圳街头一道独特的景观

  如今深南大道的邓小平广场上,傍晚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或是玩、滑板的青少年,或是跳广场舞的阿姨。邓小平画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风吹雨打,都屹立在这里。

  代表20世纪80年代的国贸大厦,代表90年代的地王大厦,代表21世纪的市民中心、音乐厅、电视中心……由左到右,这幅画像展示出深圳迅速的发展脚步。画像上的邓小平微微侧身,目光和蔼,望着深圳现代化的建筑群。

  “2004年面世的第四版全新小平画像突出的是,深圳是一座成熟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第四个版本的设计师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张树国说,在以前的画像中,伟人身后的深圳只是罗湖区的一部分,但现在的深圳变化大,所以加上新建成的诸多建筑。

  到画像前留影成为很多中外游客的必选项目,据统计,每年约有上百万游人来此与这位世纪伟人“合影留念”。每到邓小平的纪念日,画像前都会见到捧着鲜花前来致意的群众。画家董小明当年就曾连续三天到画像前凭吊,他回忆:“自发前来凭吊的人,有白发苍苍老人,也有蹒跚学步的儿童,大家对着画像深深鞠躬。”

  如今的第四版画像制作精良,采用的是最先进的电脑喷绘技术。“画像质量很高,防风防雨,我们2年左右会请专门的印刷公司重新制作一幅,最近一次换是在2016年底。”深圳市委宣传部宣传科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它的第一个版本在1992年诞生时,就是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那个时候,画像展现在深圳市民的面前,大家非常雀跃,非常喜欢这幅画,因为这幅画当时传达出一个信息,就是我们改革开放这个决心和信念是不会改变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韩望喜说。

  韩望喜介绍,当年这幅设计大胆的宣传画问世后,先后登上了多个国家的270种杂志。深圳市委宣传部也正式把这一题材确定为长期陈列的主题宣传画。

  26年过去了,邓小平画像在这期间也经历了几次变革。从第一、第二版的手绘巨幅油画到第三版的电脑合成喷绘,随着科技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设计样式不断更替。

  据悉,邓小平画像第一版本的原稿在1993年交付给岭南出版社印刷时遗失,而第二版的手稿被曾参与画像创作的深圳美术广告公司绘制部的陈炳林收藏,并于2008年捐给深圳博物馆。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郭悦

 
编辑:zl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我们! | 点击联系
 图片精选

合作媒体: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央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和讯 腾讯 上海经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招聘信息 | 服务优势 | 成功案例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7 www.ceesz.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经济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14030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