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网
当前位置:深圳经济网 > 国际资讯 > 正文

“安全”为何是米尔的奢侈品(环球走笔)

更新时间:2016-1-7 10:05:48     来源: 人民日报
 

  巴基斯坦GEO电视台的哈米德·米尔,是该国最出名的记者之一。不过,他觉得自己生活得像个逃犯。米尔从不告诉别人自己要去哪里,也不透露过夜的地点。他习惯将办公室的窗帘拉紧,至少使用两部手机,不接陌生来电,并在3处住所之间迁移,就算对朋友也不会轻易告知行踪。

  钻进防弹车去采访时,米尔依旧焦虑不安。司机事先不知道目的地,直到最后一分钟,米尔才会告知接下来的行车路线,并让车子反复变换车道,以观察是否有“尾巴”。

  对巴基斯坦的记者来说,“安全”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国际记者联盟2014年的数据表明,巴基斯坦对记者来说是全球最危险的国家,全年有14名记者因公殉职,叙利亚、巴勒斯坦、阿富汗紧随其后。这一年4月,米尔在从卡拉奇机场返回办公室途中,被武装分子追踪袭击,疯狂扫射的子弹穿透了米尔的肩膀、小腹和右腿,米尔死里逃生,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在此之前,米尔的汽车下曾发现过炸药,塔利班宣布对此负责,并威胁米尔不要再做新闻报道,大量恐吓邮件也纷至沓来……

  米尔担任主持人的政治脱口秀“首都访谈”,关注民生,针砭时弊。米尔调查、策划、制作了多期专题,涉及恐怖袭击、教育改革、能源危机等敏感话题,他与嘉宾侃侃而谈,就争议现象发起讨论,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并为民生问题探寻出路……由于通过深入调查掌握了不为人知的内情,报道时又直言不讳,米尔触碰了利益集团的奶酪,也引起了恐怖组织的恼怒。

  媒体评论称,对记者的袭击也是在向新闻的真实原则宣战。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时代,一些记者不愿亲赴现场,通过搜索和拼接对付稿子,草草了事。另一些记者选择了一条崎岖的道路:对职业的付出,对真相的探索。米尔的父亲也曾是仗义执言的知名记者,却离奇死亡,疑似被人投毒。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说明你离得还不够近。”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这句话,激励着无数记者义无反顾地深入第一现场,为快速及时的新闻报道全力以赴。寻根究底地调查,争分夺秒地采写,使得巴基斯坦记者无可避免地成为一种高危职业。在严峻的治安环境下,冒着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孜孜不倦地探求新闻事实,既是一种无愧于心的职业道德,也体现了攻坚克难的坚定执着。(杨迅)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07日 21 版)

 
编辑:zl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曾先生QQ:1094336465 | 点击联系
 图片精选

合作媒体: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央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和讯 腾讯 上海经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招聘信息 | 服务优势 | 成功案例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4 www.ceesz.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经济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14030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