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网
当前位置:深圳经济网 > 时政快讯 > 正文

创新,中德合作的关键词

更新时间:2015-11-4 9:39:35     来源: 人民日报
 

日前,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以下简称教研部)在柏林举办“中国日”活动,并推出其首个国别战略——《中国战略2015—2020》(以下简称《中国战略》)。

《中国战略》由德联邦教研部牵头制定,基本目标包括共同创新知识和技术,为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共同应对当今时代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挑战。

德国教研部部长约翰娜·万卡在当天的致辞中表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科研大国之一。《中国战略》有助于促成德国和中国在科研创新领域的多样化合作。”万卡在德国《莱茵邮报》刊发的署名文章中也表示,“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科研创新大国,在诸如环境气候保护、资源稀缺、全球网络互联等全球化挑战到来的时代,和中国合作是必须的。”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为“中国日”活动发来视频致辞。他表示,中德两国在创新发展方面不谋而合,交流合作的空间更加广阔。目前中国确定并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深入落实创新战略,全力将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德国也在通过《新高科技战略》和实施“工业4.0”规划,加强其“创新所在地”的工业大国地位。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李晓驷强调,“十三五”规划将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自2016年至2020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时间跨度和《中国战略》不谋而合。这一改革发展过程无疑将催生巨大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合作需求,为中国与作为科技、创新强国的德国带来新的合作机遇。

中德自1978年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30多年来,两国在科研、教育和创新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该战略是德国教研部的第一个国别战略,德国也是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就科研合作制定中国战略的国家。“《中国战略》是德国教研部向全社会发出的一个信号——关注中国,与中国合作。”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科技处参赞赵清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两个第一的核心,就在于中国有刚性需求、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创新共赢的前景。”

中国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欧洲研究院院长雷宪章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德国拥有大量技术储备,在中德双方技术合作框架下,稍作改动,就可以形成最新的技术产品。”据介绍,自去年起,中国国家电网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共同研究开发氢储能项目,将核安全技术应用到了现代能源技术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真正涉及技术转化和基础工艺的关键诀窍方面,德方仍存在顾虑。德国总理默克尔委任的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在2013年发布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不应推动应用研究领域的对外合作项目。对此,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主席诺伊格鲍尔呼吁,德方应该减少顾虑、增加信任,改变对中国“非黑即白”的认识,清楚认识到在“工业4.0”、电动汽车等应用研究领域与中国合作的广阔前景。(本报驻德国记者 冯雪珺)

(本报柏林11月3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4日 22 版)

 
编辑:zl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曾先生QQ:1094336465 | 点击联系
 图片精选

合作媒体: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国际在线 CNTV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央广网 中国西藏网 中新网 中工网 光明 百度 新浪 搜狐 网易 凤凰 和讯 腾讯 上海经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招聘信息 | 服务优势 | 成功案例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4 www.ceesz.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经济网 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14030080号